焊接行業(yè)前景
隨著生產(chǎn)的發(fā)展,焊接廣泛應用于宇航、航空、核工業(yè)、造船、建筑及機械制造等工業(yè)部門,在我國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中,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。進入二十一世紀后,焊接是制造業(yè)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并且發(fā)展迅速,因此給焊接產(chǎn)業(yè)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機遇。所以在未來,我國需要的人才將從簡單的生產(chǎn)線工人向具有一定專業(yè)技能的制造業(yè)人才發(fā)展,而在任何一個重工業(yè)制造業(yè)中,電焊工都將是里面極其需要的人才。
點焊法:通常都是小管薄管焊接,從下往上一點壓一點,要緊緊壓住熔池,不然會有沙眼,手要穩(wěn),要看清焊道,不要焊偏,每一點都要保持一樣,速度也要保持一致,這樣焊道才好看。連弧法;通常都是焊接大管道,首先要點焊打遍底,要記得底打得不要太厚,這樣可以方便蓋面。連焊時,電流要調的比點焊小40至50左右。調電流主要看原材料的厚度電流是非常關鍵的,焊之前一定要反復調好自己滿意的電流。這樣才可以焊出滿意的活。平;我喜歡把焊條放在焊把中間的口上,90度,均勻走,這樣焊出來的平縫百分百漂亮,仰;點焊一點壓一點,慢慢走注意熔池,不要怕燙,燙傷是不能避免的,除非你有金鐘罩護體立;這個是三個中*難的,和管道一樣可以點焊可以連弧,我個人推薦大家立焊時采用點焊的手法,一點壓一點不要急要穩(wěn),一根焊條焊完,下一根的時候,要記得敲掉接頭部分的藥皮。
手工焊電弧焊多層焊時,對第一層的打底焊道應選擇直徑較小的焊條,運條方法應以間隙大小而定。在焊接第二層時,先將第一層熔渣清除干凈,隨后用直徑較大的焊條或較大的焊接電流進行焊接。焊條擺動時必須在坡口兩邊稍作停留,否則易產(chǎn)生邊緣熔合不良及夾渣缺陷。缺陷的主要原因防止措施:⑴未焊透的主要原因:焊接電流太小,焊接速度太快、坡口角度偏小、鈍邊過高、間隙太窄、焊接時焊條角度不當、電弧太長或電弧偏吹,焊件有厚銹或自動埋弧焊時的焊偏。⑵未熔合的主要原因:電流過小或焊速太快,電流過大,母材坡口或先焊的焊縫金屬表面有鐵銹、熔渣或臟物清除干凈,操作不當或磁偏吹。
試述手工電弧焊的安全操作技術? (1) 注意空載電壓不超過額定值,既:交流60V,直流90V (2) 清除焊渣應帶防護鏡 (3) 人多的施工區(qū)應設置遮度板,防止戶弧光輻射 (4) 帶有焊條的焊鉗不可隨意放置 (5) 不隨便扔焊條頭,應集中堆放。特別注意防火 (6) 焊接有色金屬,鍍鋅管或合金時,應帶口罩防止氧化鋅吸入體內 (7) 工作結束應清理場地、工具等,并切斷電源 (8) 焊機外殼接地 (9) 焊件需要草木灰保溫緩冷時,應注意周圍物件,防止著火 (10) 移動焊機或調換接線要斷開電源 (11) 容器內施焊,外面要人監(jiān)護 (12) 焊補盛裝易燃易爆介質容器或管道時要置換合格,打開所有蓋 。
常用熱處理方法的目的及實際應用:鋼在固態(tài)下加熱到一定溫度,在這個溫度下保持一定時間,然后以一定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,以獲得所希望的組織結構和工藝性能,這種加工方法稱為熱處理。熱處理在機械制造業(yè)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一、退火 1、 定義 將鋼加熱到適當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,然后緩慢冷卻(一般隨爐冷卻)的熱處理工藝稱為退火。 2、 目的 ①降低鋼的硬度,提高塑性,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變形加工;②細化晶粒,均勻鋼的組織及成分, 改善鋼的性能或為以后的熱處理作準備;③消除鋼中的殘余內應力,以防止變形和開裂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、球化退火、去應力退火等幾種。 (1) 完全退火 將鋼完全奧氏體化,隨之緩慢冷卻,獲得接近平衡狀態(tài)組織的工藝稱為完全退火。它可 降低鋼的強度,細化晶粒,充分消除內應力。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中碳鋼及低、中碳合金結構鋼的鍛件、鑄件等。 (2) 球化退火 為使鋼中碳化物呈球狀化而進行的退火稱為球化退火。它不但可使材料硬度低,便于切 削加工,而且在淬火加熱時,奧氏體晶粒不易粗大,冷卻時工件的變形和開裂傾向小。 球化退火適用于共析鋼及過共析鋼,如碳素工具鋼,合金工具鋼、軸承鋼等。 (3) 去應力退火 為了去除由于塑性變形、焊接等原因造成的以及鑄件內存在的殘余應力而進行的退火 稱為去應力退火。 工藝是:將鋼加熱到略低于A1的溫度(一般取600℃~650℃),經(jīng)保溫緩慢冷卻即可。在去應力退火中,鋼的組織不發(fā)生變化,只是消除內應力。 零件中存在內應力是十分有害的,如不及時消除,將使零件在加工及使用過程中發(fā)生變形,影響工件的精度。此外,內應力與外加載荷疊加在一起還會引起材料發(fā)生意外的斷裂。因此,鍛造、鑄造、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(精度要求高)的工件應采用去應力退火,以消除加工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內應力。
改善焊接工藝性能:使電弧燃燒穩(wěn)定,飛濺少,焊縫成型好,易脫渣等。 2、電焊條的分類 1)根據(jù)焊條藥皮的性質不同,焊條可以分為酸性焊條和堿性焊條兩大類。藥皮中含有多量酸性氧化物(TiO2、SiO2 等)的焊條稱為酸性焊條。藥皮中含有多量堿性氧化物(CaO、Na2O等)的稱為堿性焊條。酸性焊條能交直流兩用,焊接工藝性能較好,但焊縫的力學性能,特別是沖擊韌度較差,適用于一般低碳鋼和強度較低的低合金結構鋼的焊接,是應用*廣的焊條。 堿性焊條脫硫、脫磷能力強,藥皮有去氫作用。焊接接頭含氫量很低,故又稱為低氫型焊條。堿性焊條的焊縫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力學性能,但工藝性能較差,一般用直流電源施焊,主要用于重要結構(如鍋爐、壓力容器和合金結構鋼等)的焊接。 2)按焊條的用途不同,焊條可分為結構鋼焊條(鋼焊條及低合金焊條)、不銹鋼焊條、鑄鐵電焊條、耐熱鋼電焊條、低溫電焊條、堆焊焊條、銅和銅合金、鎳和鎳合金、鋁及鋁合金焊條等,其中結構鋼焊條應用*廣。 3、碳鋼焊條的編制 碳鋼焊條的型號由字母“E”四位數(shù)字組成。字母“E”表示焊條;前兩位數(shù)字表示熔敷金屬抗拉強度的*小值,碳鋼焊條分E43(熔敷金屬抗拉強度≥420Mpa)和E50(熔敷金屬抗拉強度≥490Mpa)兩個系列;第三位數(shù)字表示焊條的焊接位置,“0”及“1”表示焊條適用于全位置焊接(平、立、仰、橫焊),“2”表示焊條適用于平焊及平角焊,“4”表示焊條適用于向下立焊;第三位和第四位數(shù)字組合時表示焊接電流種類及藥皮類型
焊工技術:
正火 1. 定義 將鋼材或加熱到AC3或Acm以上30℃~50℃,保溫適當?shù)臅r間后,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 藝稱為正火。 2. 目的 正火與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,但正火的冷卻速度比退火稍快,故正火鋼的組織較細,它的強度、 硬度比退火鋼高。 正火主要用于普通結構零件,當力學性能要求不太高時可作為*終熱處理。
淬火 1、 定義 將鋼件加熱到AC3或 AC1以上某一溫度,保持一定時間,然后以適應速度冷卻(達到或大于臨 界冷卻速度),以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。 2、 目的 是把奧氏體化的鋼件淬火成馬氏體,從而提高鋼的硬度、強度和耐磨性,更好地發(fā)揮鋼材的 性能潛力。但淬火馬氏體不是熱處理要求的*終組織。因此在淬火后,必須配以適當?shù)幕鼗稹4慊瘃R氏體在不同的回火溫度下,可以獲得不同的力學性能,以滿足各類工具或零件的使用要求。
回火 1、 定義 鋼件淬火后再加熱到AC1點以下的某一溫度,保溫一定時間,然后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 稱為回火。 2、 淬火處理所獲得的淬火馬氏體組織很硬、很脆,并存在大量的內應力,而易于突然開裂。因此,淬 火后必須經(jīng)回火熱處理才能使用。 3、 目的 ○1減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時產(chǎn)生的內應力,防止工件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形和開裂;○2通過回火 提高鋼的韌性,適當調整鋼的強度和硬度,使工件達到所要求的力學性能,以滿足各種工件的需要; ○3穩(wěn)定組織,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發(fā)生組織轉變,從而保證工件的形狀和尺寸不變,保證工件的精度。
一、手工電弧焊的工藝特點 1、 優(yōu)點 (1) 工藝靈活、適應性強 適用于碳鋼、低合金鋼、耐熱負、低溫鋼和不銹鋼等各種材料的平、立、 橫、仰各種位置以及不同厚度、結構形狀的焊接。 (2) 質量好 與氣焊及埋弧焊相比,金相組織細,熱影響區(qū)小,接頭性能好。 (3) 易于通過工藝調整(如對稱焊等)來控制變形和改善應力。 (4) 設備簡單,操作簡單。 2、 缺點 (1) 對焊工要求高,焊工的操作技術和經(jīng)驗直接影響產(chǎn)品質量的好壞。 (2) 勞動條件差 焊工在工作時必須手腦并用,精神高度集中,而且還要受到高溫烘烤,有毒、煙、塵和金屬蒸氣的危害。 (3) 生產(chǎn)率低 受焊工體質的影響,焊接工藝參數(shù)選擇較小,幫生產(chǎn)率低。 3、 應用范圍 在造船、鍋爐及壓力容器、機械制造、建筑結構、化工設備等制造維修行業(yè)中都廣泛使用手 工電弧焊。